1 、抗生素就是消炎药
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实际上抗生素不可直接消炎,而是通过杀灭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而起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好比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猪体内保存大宗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猪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猪的对抗力下降。
2、广谱的好于窄谱的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就不必广谱,能用初级的就不必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必两种,轻度或中度熏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不然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3、迷信新药和贵药
药品并不是“自制没好货,好货不自制”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恰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能抵达药到病除的疗效。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自制,它关于军团菌和支原体熏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很是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j代头孢菌素搪塞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
4、使用种类越多越好
现在一般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因为联适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对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但不可提高疗效,反而降低疗效,并且容易爆发一些毒副作用或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爆发率就越高。为制止耐药和毒副作用的爆发,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使用两种。
5、预防用量减半
预防投药和治疗投药差别的是:预防投药时机体尚未泛起临床症状,这时体内可能无病原体或有病原体但还没有抵达致病的数量;治疗投药时机体已泛起了临床症状,说明机体的防御系统已控制不住病原体的快速增殖而致病。但预防和治疗对药物在血液中抵达的有效杀(抑)菌浓度的要求是一样的。预防时“半量”投药属低浓度用药,在血液中达不到有效杀菌浓度,病原体易爆发耐药性而使药物失去作用。
6、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欠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缺乏。别的,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效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解,疗效就会提高。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杂乱,从而伤害机体,并且很容易使细菌爆发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7、腹泻就用抗生素
有人认为,猪腹泻一定是胃肠道细菌熏染,因而一旦遇到腹泻便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黄连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等。滥用药的结果会引起差别水平的胃肠道副作用,如呕吐、食欲下降,甚至影响肝脏、肾脏和造血功效,其中以广谱抗生素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较为严重。像痢疾和一部分由大肠杆菌熏染引起的肠炎,确实是细菌熏染,治疗时应当用抗菌药物。然而,腹泻未必全是细菌熏染胃肠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的肠蠕动加速、消化不良等便没有细菌熏染保存A碛行└剐,如秋冬季腹泻、流行性腹泻、霉菌性肠炎等都不属于细菌熏染。
8、一旦有效就停药
有些养殖。ɑВ┰谥聿∏榻现厥鄙心芨碜际卑戳糠药,一旦病情缓解就停药。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可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爆发耐药性。